關懷弱勢
2021/12/10
穩踏學習的月台 補救教學助偏鄉縮短學習落差
強調自主學習與素養能力,是教育體制正面臨的時代挑戰;同樣接下戰帖的偏鄉小校,卻擔憂要趕上這班轉型快速的列車,孩子們將感到更加辛苦。2021年末,台積電慈善基金會與麥穗文教團隊帶著補救教學課程,來到烏溪南畔的溪尾國小,希望能牽著孩子穩踏上學習的月台。
要孩子平安地長大,更要平等地走入社會
「2乘以6的積木,橫著再放一個就變4乘以6了!」從積木多變的排列型態理解數學計算概念、從心智圖練習抓到閱讀關鍵字的能力…台積志工陪伴溪尾國小學童一起在補救教學課程裡,試著用圖像化且有趣的方式,增加對基礎學科的理解力,不讓越來越複雜的題目成為探究問題的絆腳石。
台積志工(左)陪伴學童運用積木學習數學,Sophie董事長跟麥穗文教執行長黃筠婷(中)關心學童的接受度、討論課程內容調整。
志工投入溪尾導讀服務9年來,帶孩子養成閱讀習慣、從閱讀汲取品格與知識的養分;而談及為什麼要推行補救教學? 台積電慈善基金會董事長張淑芬認為「我們不只是要孩子平安地長大,更要平等地走入社會的機會」遂於11月展開補救教學課程,並在12月10日這天,張淑芬董事長與台積電中科15B廠長蘇斌嘉來到溪尾國小第一線關心志工陪伴孩童的參與補救教學的學習狀況。
台積志工陪伴孩子練習特別設計的國語補充教材,跟上學習進度。
因材施教 給孩子真正的需要
在課程設計之初,董事長不斷叮囑課程安排要能開啟學習興趣,教學得配合孩童的學習步調,適性調整教材的難易度。
教材設計的麥穗文教團隊執行長黃筠婷特別分享,自己過去投身城市的補習教學,這次有機會來到偏鄉小校也確實發現,若平時接觸的資訊較少、周遭環境能支應的學習資源有限,勢必要根據孩子的接受度、導入不同以往的課程。
因此設計上保留原始內容量的70%,加強「從做中學」的實踐來提升興趣並加深印象;課程進行中,志工們也謹記董事長的提醒,時刻留意孩子的反應,並即時回饋教學團隊動態調整進度與方法,以建構更適切的學習模式。
台積志工當天也帶領科普教育,孩子正以生活中唾手可得的可樂罐,演示靜力平衡原理;體認原來自然科學是無所不在的!
從線上回到實體 成長與付出不間斷
溪尾國小沈翠蓮校長提到,疫情期間,他們擔心孩童的教育因停課間斷,但從導讀服務、線上科普教學到本次的補救教學課程,很感謝台積志工們持續陪伴、與學校一同努力,成為孩子們堅強的後盾。
在教學分享日的尾聲,張淑芬董事長與導讀志工、中科15B志工們聚在一起分享:
「我們現在在做的,是協助這個社會建構出『善的循環』,等到你們老的時候回頭看這些小孩子,成為在社會上也能幫助別人的大孩子,這個價值及感動比什麼都重要!」
是冬日仍放送光熱的太陽、是孩子認真學習的臉龐,還有每位師長和志工們用心陪伴的畫面,共同曬暖了烏溪河畔的午後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