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接受本網站使用cookies以提昇您的使用體驗及統計網路流量相關資料。繼續使用本網站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我們的隱私及Cookies政策提供更多關於cookies使用及停用的相關資訊。
行動裝置選單
保育環境

2021/11/02

我們約好囉!線上環境教育偏鄉獻禮

還記得今年三月的四地連心-台積電植樹薪傳活動嗎?台積志工與四地縣市政府,牽著長期服務的偏遠學校的孩子們,一起種樹共許更永續的環境、也種下共與環境教育的約定。

活動後我們隨即展開環境教育的專案計畫。只是五月疫情突襲讓實體活動被迫停止,但基金會沒停下腳步,轉而發展線上環境教育方案

「有感」的環境教育,從「有趣」和「陪伴」出發

只是,偏重五感體驗的環境教育,要如何將實體的沈浸感受移植到線上、讓孩子們真的對環境生態議題「有感」呢?

我們定調「有感,就是會記得;怎麼讓孩子記得? 就是要有趣」,以「有趣」為教學核心,以台積志工們給孩子的「陪伴」為驅動力,設計實境的遊戲化教學為線上教學體驗。

把環境教育教材包裝成線上遊戲?

與島內散步合作的<外來種小偵探>活動,每個新竹縣照東國小的小朋友化身小偵探去破解自己家鄉的台灣原生種-筆筒樹,所遇到的外來種入侵危機事件。

螢幕上傳來獅山水濂洞步道的實拍影片,牽動孩子的感官沉浸在自然的綠、與野外的聲音;每個學習點都經遊戲化設計出闖關橋段,孩子能搭配手中的實體遊戲本,一下分組競賽造橋找到筆筒樹、一下快問快答認識原生與外來種…,維持注意力的同時、也思考並了解到不是所有外來種都有威脅性,遇到外來種除了撲殺還有很多種應對方式。

點我看<外來種小偵探>影片

玩樂中建立環境保育意識:孩子化身小偵探,調查家鄉的筆筒樹受到外來種威脅的真實案件。

 

結合實境,讓關心與開心成真

與生活實境的串連,也是設計課程的重點。

以與十呆環境保護基金會共同研發的課程,我們不明文老樹的重要、植物運輸是什麼;但光是擬人化的題目-「櫸木爺爺的道路」,就讓臺中溪尾國小的小朋友接連發問「櫸木爺爺是誰? 是樹嗎? 樹怎麼會有道路?」,引導孩子對於尋常生活中裡的老樹木展開提問,視櫸木爺爺如家中長輩般、跨出關心的第一步。

活動也設計線上搭配線下果凍獎勵的環節,小朋友在線上踴躍透過發言與回答累積果凍點數,等到疫情和緩孩子返校時,看到線上的果凍卡都兌換成真正的果凍寄到學校,都開心極了!

點我看<櫸木爺爺的道路>影片

任何互動都值得被鼓勵,設計果凍兌換卡讓孩子知道線上的投入可以轉換成線下的收穫!

 

紮根延展:永續發展教育理念

三月的植樹薪傳活動,張淑芬董事長曾言:「我們要用樹的苗讓孩子知道他們的成長是有多少人的心血灌溉找回並意識到我們與環境的一體性,是本次台積電線上環境教育用趣味與溫暖所欲傳達的涵義。
一同參與植樹薪傳和線上環境教育的溪尾國小沈翠蓮校長和照東國小劉楚鳳校長也相繼回饋道,「線上的方式,能讓我們學習的行動力可以持續」「感謝台積志工的陪伴,呼應校定的環境教育課程,帶我們在議題上向外擴展、向下延伸」。

孩子在過程中不論問了什麼、畫了什麼都沒有標準答案,但會獲得小偵探結案證書紀念自己是守衛環境生態的一員;會收到來自志工的一封信-信裡是不帶條件的肯定與鼓勵,還有一片樟木爺爺的葉子(櫸木爺爺的朋友)。線上的互動搭配實體的溫柔,深深從遠方告訴孩子,我們會一直記得這個愛樹、愛人、愛環境的約定。